时间:2023-06-28 18:39:30 | 浏览:27
眼下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最近,三坑镇湴塘村的嘉宝果迎来了丰收,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采摘踏青。
走进湴塘村的一个种植基地,不少游客在树木间穿梭。
这些树木粗看没什么特别,但仔细一看,树枝上长满了一颗颗黑色的、圆圆的果子,和葡萄有点相似,其实这些都是嘉宝果,别称“树葡萄”。
嘉宝果味道香甜,有的人觉得可以同时从嘉宝果吃出多种水果的味道,你尝过吗?
基地负责人丁伟全介绍,这些嘉宝果的树龄已经接近10年。嘉宝果树通常要7-8年才挂果,这些果树已经挂果第三年了,由于天气适宜,今年的果子长得特别好。
因此,丁伟全今年决定开放基地做采摘游,预计到四月中旬左右都是盛果期。目前基地里的嘉宝果树有1000棵左右,为了保持果树的品质,树与树之间都保持有一定距离,平时也会很注重管理。
目前基地开园一段时间,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据悉,三坑镇目前正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是不少游客心中充满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很大。接下来,丁伟全计划乘着这股东风,进一步发展乡村采摘游。
记者:刘晓丹 陈英杰
编辑:刘晓丹
眼下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最近,三坑镇湴塘村的嘉宝果迎来了丰收,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采摘踏青。走进湴塘村的一个种植基地,不少游客在树木间穿梭。这些树木粗看没什么特别,但仔细一看,树枝上长满了一颗颗黑色的、圆圆的果子,和葡萄有点相似,其实这些都是
新华社福州10月3日电题:非遗与光影:土楼中的乡村振兴新活力新华社记者秦宏口吹唢呐、双脚弹扬琴、肩背肘敲两个小鼓、两个小铜钹……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土楼王”承启楼戏台上,作为身兼十番音乐和客家山歌两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福渊的表演总能引得掌声
——衡阳市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距离县城1.5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68亩,山地4000余亩,骨干塘89口,辖22个村民小组,701户,总人口2795人,村支两委成员6名,党员68名,村设
中国网9月23日讯 锣声阵阵,龙狮齐舞,9月23日安徽天堂寨景区大门口热闹非凡,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当天,安徽天堂寨景区举办了晒秋、丰收大展台、舞龙舞狮等活动庆祝丰收。通过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动,多方位展现出当地农民秋后丰收的喜悦之情,传承农耕文
紫黑、油亮的嘉宝果,像是一颗颗黑珍珠点缀在树上。泉水村的嘉宝果成熟期比市场的晚半个月,这让果实吸收更多的糖分,口感更为鲜甜。嘉宝果项目带动了当地村民务工就业。泉水村300亩嘉宝果进入丰产期。4月是嘉宝果成熟的季节。在英德市九龙镇泉水村嘉宝果
人气火爆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整齐的联排三层小楼,干净宽敞的柏油马路……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鲁源河环抱之中,千年古村鲁源新村成了乡村文化游的热门“打卡地”。曲阜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从村口拾级而上,造型别致的文化街区映入眼
眼下正值释迦果成熟的季节,在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佳棉村,一个个体形饱满的释迦果挂在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清香。3月26日,走进佳棉村释迦果基地,果农们正在熟练地分拣释迦果,忙得不亦乐乎,一箱箱青翠欲滴的释迦果正整装待发。一个个体形饱满的释迦
距离梅州城区不到10公里,在程江镇浒洲村绿宝家庭农场内,一棵棵嘉宝果树苍劲挺拔,一个个紫黑发亮的嘉宝果挂满树干,外皮乌黑发亮,颜值媲美葡萄,宛如一颗颗黑珍珠点缀在树上。工人们正在忙于采摘,一派丰收的景象。正值嘉宝果成熟季,工人正在采摘果实。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黑龙的传说流传已久,黑龙不屈不挠的精神对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也给黑龙潭镇带来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年,“黑龙潭传说”成为市级非遗项目,再次受到关注。从民间传说到非遗项目今年6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9月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朱夕阳 许双萍)今年以来,湄洲岛深入实施“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推动机关干部力量、服务资源“双下沉”,实行区直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员在环境整治、理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1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3日,走进湄洲岛下山村,在下山小学的屋顶上,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在元旦前夕,下山村乡村振兴光伏工程正式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31.2万千瓦时、年收益15.1万元。据
新华社福州10月3日电 题:非遗与光影:土楼中的乡村振兴新活力新华社记者秦宏口吹唢呐、双脚弹扬琴、肩背肘敲两个小鼓、两个小铜钹……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土楼王”承启楼戏台上,作为身兼十番音乐和客家山歌两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福渊的表演总能引得掌
来源:江西日报走进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镇长冲村,但见白墙黛瓦,屋舍俨然,河流穿村而过,两岸草木葳蕤,一片繁花似锦的醉人景象。该村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做到了景村融合,原来冷清的乡村现在游人如织,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亲眼见
■本报记者 郑长灵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区火出圈。“音乐+旅游”“美食+旅游”“露营+旅游”等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的人气,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据介绍,武功山风景区每年吸引近50万的帐篷背包客,是我国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原标题:重规划 强产业 聚人心萍乡武功山以景为媒推进乡村振兴江西新闻客户端萍乡讯(全媒体记者尹晓军、刘启红)走进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镇长冲村,但见白墙黛瓦,屋舍俨然,河流穿村而过,两岸草木葳蕤,一片繁花